日前,安徽省政府办公厅印发《构建现代物流体系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实施方案》(简称《实施方案》),提出大力实施物流强省战略,布局运转便捷的物流枢纽网络,畅通内联外畅的综合交通通道,培育数字赋能的智慧物流系统,全力打造链接长三角和中部地区、服务全国、面向全球的物流枢纽、市场枢纽,力争到2027年,物流相关行业增加值达到1万亿元,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降至12%。
《实施方案》部署5个方面、18项重大任务,包括构建现代供应链体系、建设物流枢纽网络、畅通综合交通通道、积极推动数字赋能、培育高效市场体系,并细化为江淮海畅通联运、多式联运试点示范、供应链服务示范创新、物流供应链标准化推进等10大重点工程;着眼推动运输、仓储、配送等物流各环节提质增效,统筹推进物流与商流、资金流、信息流融合创新,引导各行业、各领域、各类型企业共同发力,系统性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。
安徽将支持“国字号”枢纽基地做大做强,建设一批物流园区、冷链物流基地、城郊大仓基地,到2027年,创建国家物流枢纽7家左右;加快打造链接长三角和中部地区的综合交通枢纽,支持有条件的城市积极申建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城市;支持合肥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、芜湖专业航空货运枢纽港建设,培育世界级航空物流枢纽;加快“两枢纽、一中心”港口枢纽建设,推进航道互通、航线互联、货源互济、信息互享,到2027年,新增万吨级泊位30个以上。
为破解物流堵点卡点,安徽将加快构建“五纵十横”高速公路网,力争到2027年高速公路总里程超7500公里;加密长三角地区互联互通快速铁路网,建成合肥—南京—上海高铁、合肥—新沂高铁,加快建设扬马、宁宣城际铁路;加快提升“一纵两横”骨干航道网能级,打造千吨级为主、内联外畅的干线航道网络,到2027年,四级以上内河高等级航道达到2400公里。
江淮运河全线通航后,安徽省形成“双通道达海、两运河入江、河江海联运”的水运新格局。《实施方案》提出,促进“江淮海联运+集装箱直达运输”班轮化发展,有效对接上海港、宁波舟山港等远洋航线,打造“沪皖通”等外贸支线品牌,到2027年,争取运行“五定”班轮集装箱航线超10条。